打造“上虞模式” 赋能绿色发展

2025年5月12日至16日,亚洲开发银行“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固体废弃物管理培训”专题研讨会在浙江绍兴举行。绍兴市上虞区物资再生利用有限公司经理李君受邀作主题演讲,分享打造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上虞模式”的实践经验。

李君经理介绍,上虞区供销合作社自2018年起,按照“政府主导、供销运营、合理布局、统筹安排”思路,打造以“五个一”工程为核心的再生资源回收“上虞模式”,推动回收体系实现体系化、规范化、智能化和可持续发展。

一是织密一张网,实现城乡回收全覆盖。建成2个分拣中心、105个城区站点和302个农村站点,实现网络全覆盖。通过数字平台、统一热线和公众号,推行“一网下单、上门收运”及“定点、定时、定车”服务,日收购能力达200吨,大幅提升居民交售便利性。

二是打通一体化,推动资源高效利用。依托蒿坝、梁湖两大分拣中心,实行集中分拣、分类处置,日分拣能力达300吨。全区回收利用率达68.37%,资源化与无害化处置率均达100%,实现“两网融合”和高低价值可回收物应收尽收。

三是构建一条链,实施全链条规范管理。构建“标准、行动、责任”三位一体体系,推行“六统一”“三规范”,建立11项制度和考核机制。整合100余名原拾荒人员,经培训持证上岗,打造专业化、规范化回收队伍。

四是下好一盘棋,强化政企协同联动。 积极争取区委区政府支持,推动出台5个专项政策文件,将回收体系建设纳入部门和乡镇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并落实专项资金2395万元,有效保障了体系建设的顺利推进和长效运营,形成了政府推动、企业主导、社会参与的良好格局。

五是迈出一大步,深化绿色宣教。构建“阵地+基地”体系,设立区级宣教中心,打造全市青少年垃圾分类教育基地。开展“牛奶盒进校园”等活动,累计回收牛奶盒5吨,组织宣教超150次,接待访客1.5万人次,有效提升公众环保意识。

李君经理表示,上虞模式不仅为本地高质量建设“青春之城”提供了坚实的环境保障,其数字化建设经验更被列为浙江省生活垃圾分类管理七大经典案例之一,为国内外城市探索绿色低碳发展路径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中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