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2日至16日,亚洲开发银行“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固体废弃物管理培训”专题研讨会在浙江绍兴顺利召开。浙江中政林业开发有限公司黄河雄受邀出席,并发表了题为《深耕林业碳汇开发 赋能“双碳”绿色未来》的主题演讲,系统分享了林业碳汇在实现“双碳”目标中的关键作用与实践路径。
代表黄河雄在演讲中指出,林业碳汇作为实现碳中和的重要生态途径,通过植树造林、森林经营、草原管理等手段,有效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在减缓全球气候变暖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他强调,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碳库,科学开发林业碳汇项目,不仅有助于应对气候变化,更能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浙江中政林业开发有限公司自2011年成立以来,始终专注于碳汇项目开发、碳资产管理与碳中和服务,已在全国多地及国际市场成功落地多个标志性项目。公司技术团队依托国际核证减排标准(VCS)和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等机制,构建了完整的碳汇开发体系。
黄河雄重点介绍了公司近年来的代表性成果:
- 湖北洪山森林经营碳汇项目,项目面积超2.3万公顷,30年总减排量约680万吨,首期签发93万吨碳汇并实现全额销售,创下国内单笔碳汇交易量新高;
- 福建浦城、河南洛宁森林经营项目,年均减排量分别达8万和10万吨;
- 甘肃天祝与迭部草原碳汇项目,总开发面积达180万亩,年均减排量超32万吨;
- 蒙古国全境林草碳汇合作项目,年均减排量约925万吨,总减排潜力达3.7亿吨,目前正推进多个项目注册申报;
- 河南洛宁与西藏山南CCER造林项目,正处于公示准备阶段,标志着公司在国家自愿减排市场重启后快速布局。
代表黄河雄还深入解读了国家“双碳”战略背景及政策法规进展,包括《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的实施、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的启动,以及欧盟碳关税(CBAM)对出口企业的深远影响。他指出,随着碳市场逐步扩容至电力、钢铁、建材、航空等八大行业,企业碳资产管理需求日益迫切,林业碳汇正成为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工具。
在收益测算方面,黄河雄以CCER项目为例,展示了碳汇开发的经济潜力:按每亩年均产生0.3吨碳汇、每吨售价100元计算,开发100万亩林地,年收益可达3000万元,30年总收益预计达9亿元,为地方政府和林权主体带来可持续的绿色收入。

演讲最后,代表黄河雄呼吁各国政府、企业及国际组织加强合作,共同推动林业碳汇项目的标准化、规模化发展,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为全球气候治理贡献更多“绿色方案”。